首页

女王口舌

时间:2025-05-28 22:39:43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99303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通车快了!四川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资阳线7座车站亮相

何亚东表示,中方注意到了有关报道。中方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企业实施歧视性限制。这种做法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扰乱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损害中美两国企业利益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

“廉韵清风——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

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 据法新社11月18日报道,瑞典18日开始向居民发放约500万份小册子,敦促他们为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好准备。

自动续费还有多少“坑”需要填平

五年以来,中意巴士已成为杭州“爱情之都”的象征,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热衷的打卡地标。作为“爱情巴士”,中意巴士也成了不少市民游客共度浪漫七夕的选择。据悉,2023年七夕,乘坐中意巴士的乘客数量达到8500多人次。

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推出背诵《道德经》免景区门票活动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特区立法会议员李浩然等主讲嘉宾就相关话题与香港青年进行互动交流,为青年朋友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国家安全及法治教育课。(完)

福建漳州新增两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随着户外运动门类的扩展和参与人数的迅速增长,消费者对户外运动装备的需求大幅提升。在购买装备时,消费者不仅注重功能,还会关注穿搭属性和社交属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